蹦出“黑悟空”的“花果山”,有怎样的“前世今生”?

2024-09-18 趣味生活 万阅读 投稿:admin

近期,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刷爆全网,成为向全球展示“中国文化”的现象级作品。

这款以中国古典神话《西游记》为蓝本的动作角色扮演游戏,不仅让玩家踏上了一条充满危险与惊奇的西游之路,更让其创作团队所在地——位于西湖区之江转塘的艺创小镇,走进了公众的视野。

这座“蹦”出“黑悟空”的“花果山”,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艺创小镇,这个曾经的水泥厂和矿区,如今已蜕变为文化创意的沃土,不仅孕育了多部引领国潮动漫风尚的“爆款”作品,更探索出一条自然资源转型与文化创意产业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成为整个杭州乃至全省文化产业创新与生态修复“双赢”的典范。

“前世”之殇

工业遗迹下的环境重负与生态伤痕

艺创小镇的核心区域之一——凤凰·创意国际,其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国营双流水泥厂。在那个年代,这家水泥厂是转塘的经济支柱,年产量高达25万吨,产值达6000万元。然而,辉煌的背后是沉重的环境代价。

据转塘老一辈居民回忆,水泥生产过程中的高污染、高能耗,让周边的山体、植被、空气和地表水层遭受了严重破坏,机器轰鸣与废气排放成了终日盘桓在居民们心头的阴霾。

与水泥厂相邻的“小冰岛”,原是石龙山矿区,其开采历史可追溯到近百年前。这片曾经绿意盎然的土地,因长期粗放型开采而变得满目疮痍,山体植被破坏严重,岩石裸露,长达数公里的矿山宕面如同生态环境的“疤痕”,地质灾害频发,生态景观严重受损,土地资源更是大量闲置,严重制约了发展。

面对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严峻形势,西湖区积极响应省、市关停高污染企业的号召,决心以文创产业为转型方向,为这片土地带来新的生机。

“今生”之变

从工业废墟到文创热土的涅槃重生

2007年,西湖区对已关停的双流水泥厂和石龙山矿区进行了全面的生态修复和资源再利用。

双流水泥厂在保留历史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旧如旧的改造,摇身一变成了独具工业遗风的文化创意园——凤凰·创意国际。2008年园区正式开园,并被评为杭州市首批文创园,成为全国首个由水泥厂改造而成的文化创意园区。如今,这里已成为文创人才和企业的聚集地,年营收破百亿,税收贡献显著,成功实现了从高污染、低效能经济向绿色低碳、高附加值经济的转型。

2019年,在杭州市“迎亚运”山体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行动的推动下,石龙山矿区的治理工作也有序进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西湖分局编制了《“龙山石壁”风貌保护及土地整治概念规划设计》,对矿区进行了保护性的规划设计。

“通过削方减载、光面预裂等工艺以及静态爆破技术的引入,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干扰。”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西湖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还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巡查,建立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控矿区的复绿情况和生态环境的长期变化。此外,西湖区还注重矿区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将治理后的土地重新规划为居住、商业、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等多种用途,为小镇的未来发展腾出了宝贵空间。

经过治理,石龙山矿区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艺创小镇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创新”活水的浇灌下,艺创小镇以优美的环境和创新的体制机制吸引了大量文创人才和企业。游科创始人冯骥之所以决心将《黑神话:悟空》的主创团队搬迁至此,正是看中了这里幽静的环境和丰富的高校资源。周边不仅构建了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核心的政产学研服务平台,还打造了“15分钟人才发展服务圈”,为文创人才提供周到的服务。

2023年度,小镇投入固定资产投资9.19亿元,企业累计实现总营收100亿元,完成税收9.23亿元,再次获得省级特色小镇年度评价优秀等次。目前,小镇已聚集上千名文创人才,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高端人才82人,文创企业超过两万家,规模以上企业超过200家。这不仅是对小镇文创产业发展成果的肯定,也是对其生态修复和资源再利用工作的认可。

“未来”之展

绿色理念指引下的持续繁荣与和谐共生

未来,艺创小镇还将在凤凰谷规划一个占地36亩的文创产业总部基地,这个基地将重点招引影视、动漫、游戏、设计、元宇宙等领域的优质企业总部,打造全产业链视听产业园。通过这个平台,小镇将进一步推动文创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人才前来落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艺创小镇相关负责人指出,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小镇将始终坚持生态为先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广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材料降低能耗和排放,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居民和企业提供更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积极发挥体制机制、生态、环境、人文等优势,艺创小镇从‘前世’的工业遗痕与环境之殇中走出了一条生态修复与文创转型的‘今生’之路。”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八八战略”,以最强规划资源引领支撑保障,助力更多艺创小镇以“绿色”为底色、以“创新”为动力,以优美的环境和创新的体制机制为牵引,推动艺术、产业、社区的高度融合,不断探索和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助力打造更多文创产业高地。


声明:易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