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潘天寿、黄宾虹…… 展现中国画学脉百年塑造之旅
春山可望,秋水当歌。“中国画”是中国美术学院建校至今历史最久、底蕴最深且从未间断的教学专业,近百年的成长脉络绘就的是一类画种的学院成长史。
9月20日,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主办,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的“光华旦旦——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作品展”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启幕。这是中国画在江南沉淀近百年来首次全面展现学脉的系统性大展,林风眠、潘天寿、黄宾虹以及本硕博新生的200余件佳作首度整体亮相。
展览持续至10月27日。
中国美院的王牌是中国画教学
光华旦旦,出自先秦《卿云歌》: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日月光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明明粲然,生生不息,真蔚为大观矣。
1928年,国立艺术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创立,提出“整理中国艺术、介绍西洋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学术宗旨。首任院长林风眠倡导中国画要保持自身独特性,学习中国的艺术也应以中国的方法为基础。
潘天寿也说:“一民族之艺术,即为一民族精神之结晶。故振兴民族艺术,与振兴民族精神有密切关系。”随着黄宾虹、陆俨少领衔的大师团的集体登场,文化独立的轴心根基树立,也为时代创造留下重要的拓展空间。
上个世纪,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急切催生新路径的出现,在以新浙派人物画为代表群体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画一脉有胆识、有策略地维护着中国艺术事业的高质发展。
迈入新时代,作为全国唯一的中国画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国画学院拥有最完善的民族书画艺术的教学体系和专业构架,以延展不绝的文脉和拓殖不息的学脉负载着中国艺术谱系中最绵长的人文基因。
“艺术圈里都知道,中国美院的王牌是中国画教学。”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许江说,20世纪40年代末,黄宾虹先生南下,在栖霞岭结庐讲习,烟云积墨,沧桑点染,弘扬国学,塑造了中国传统山水画最后的高峰。20世纪50年代初,在中国画改造的环境中,在艺术的人民观念的浸润下,浙派人物画相续出世,开启中国人物画表现时代的历史篇章。20世纪50年代末,潘天寿先生提出人、山、花分科的思想,拟定临摹加写生的课程结构,奠定了师古人、师造化,进而师心独造的教学体系。“这一体系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国画艺者,奠定了国美国画浑厚的基础与叠新的人才,国美的国画王牌自是由此兴发的。”
- 1
- 2
- 下一页
-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