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印度理工学院曼迪分校(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ndi)的研究人员最近开展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动物觅食后如何导航返回家园的突破性见解。这项研究利用小型可编程机器人模仿动物行为,有可能改变自动驾驶汽车导航和搜救行动。
图片来源:印度理工学院曼迪分校
这项研究重点介绍了信鸽、海龟和帝王蝶等动物如何经历漫长而复杂的旅程返回出生地。这些动物使用各种策略,包括路径整合和环境线索,如气味、地标和地球磁场,来导航回家。然而,随机因素或“噪音”对它们导航的影响一直是科学研究的持续领域。
为了探索这一现象,印度理工学院曼迪分校的研究团队设计了直径约7.5厘米的小型机器人,配备了传感器来检测物体和光线。这些机器人被编程为找到以最亮光源为标记的“家”,用独立控制的轮子在环境中导航。通过根据光强度调整路径,机器人有效地模仿了某些动物的归巢行为。
研究结果表明,一定程度的随机性,加上偶尔的“重置”,即机器人直接重新定位到家,提高了导航效率。这些结果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进一步验证,表明超过最佳随机性水平,归巢时间不受影响。
印度曼迪理工学院物理科学学院助理教授Harsh Soni博士强调了这项研究的广泛意义。他解释说:“这些发现可以为自动驾驶汽车开发更好的导航系统,并改善搜索和救援任务。此外,这项研究还为细胞动力学提供了宝贵的见解,类似的过程可能在其中发挥作用。”
这项研究为归巢行为的物理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生物学研究和技术进步开辟了令人兴奋的可能性。随着研究结果的不断探索,它们可以为更高效的自主系统铺平道路,这些系统可以像大自然一样精确地在复杂环境中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