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会后期形成吗 形成原因是什么?

2024-08-23 问答百科 万阅读 投稿:admin

乳糖不耐受会后期形成吗?形成原因是什么?

乳糖不耐受会后天形成,乳糖不耐受的常见症状有腹胀、腹泻、腹痛、大便不成形等。主要是由于患者乳糖不耐受,导致进入体内的牛奶、乳糖不能很好被消化吸收,引起患者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导致乳糖不耐受的主要因素有先天形成的乳糖酶不足,以及后天形成的年龄增长、胃肠疾病。

一、先天形成:

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可在7-8岁发病,部分欧美的人群可在20岁后出现发病。患者通常会随着适应性的增强,乳糖不耐受的症状逐渐减轻,应注意少量喝牛奶。

二、后天形成:

1、年龄增长:属于成人型的乳糖酶缺乏,随着年龄的增长,小肠绒毛的乳糖酶活性会逐渐地下降,甚至消失,从而出现乳糖不耐受的情况;

2、胃肠道疾病:常见于肠胃炎,如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肠胃炎。由于胃肠出现急性炎症,导致小肠绒毛的乳糖酶遭到了破坏,出现继发性的乳糖酶缺乏,从而表现为饮用牛奶等含乳糖的食物时,出现腹胀、腹泻等乳糖不耐受的症状。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乳糖酶分泌少或活性降低,导致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又称乳糖酶缺乏症。导致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先天性乳糖酶缺乏:

这是由于乳糖酶先天性缺乏或活性不足引起,与种族和遗传有关,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我国新生儿的乳糖不耐受多属于此类,由于酶缺乏的量和活性程度各人不同,症状的轻重不一。

2、继发性乳糖酶缺乏:

多发生在肠炎后,肠绒毛顶端在肠炎时受损伤而出现酶的缺乏,于肠炎后出现乳糖不耐受性腹泻。待绒毛下端向上生长至顶端,能分泌足量乳糖酶后腹泻才会停止,一般需0.5-2个月。

细菌性腹泻,如秋季多发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等,也会导致腹泻后乳糖酶活性下降,引发乳糖不耐受。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大剂量服用头胞类、内酰胺类抗菌素后也可能引起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3、原发性乳糖酶缺乏: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与人类世代饮食习惯导致基因改变相关。表现为随年龄增长乳糖酶活性逐渐下降直至消失,引起乳糖不耐受或乳糖吸收不良。发病年龄和发病率存在种族与地区差异。

4、诱发原因:

断奶后婴儿或成人进食牛奶较少,乳糖酶量或活性下降,因此大量进食乳制品时,会引起乳糖酶消化能力不足,出现乳糖不耐受。

责任编辑:于浩淙 zx0176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声明:易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