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印度及其周边国家的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吸引了中国等资本竞相涌入。
笔者曾在2015年至2020年常驻印度,专注于电子及相关行业工厂的机电设备工程与安装服务,深度融入了印度的变迁与发展。
自2020年起,鉴于形势变化,在国内静待印度签证的大面积放开和两国直航的恢复,2023年上半年,再次获得签证,重返印度。
面对属于单一国家,却国情复杂、充满机遇和风险的印度市场,如何以稳健的步伐进行投资布局,实现利益多赢,在必要时有效退出,笔者在此陈述一孔之见。
企业出海合规先行
对于有意拓展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而言,这不仅关乎企业利益与信誉,更是确保长期稳健发展的基石。
在制造业及相关产业国际化进程中,不少国内企业常面临议价能力受限的困境,主要缘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大干快上”思维,在不少项目投资中急于求成,不自觉地支付了高昂的“学费”。
以2012年前后某企业在印度新德里中标大型项目为例,该企业在前期调研不充分、对印度用工制度了解不足的情况下,迅速租赁了不小的办公空间并大幅扩充本地直接雇佣的员工队伍。
在不长的时间内,项目因故中止后,面对庞大的裁员与赔偿问题,陷入尴尬境地。由于初期人力资源架构设计不足,加之印度员工充分利用雇佣合同条款保护自身权益,裁员工作等进展缓慢,最终以远超预期的600多万人民币的额外费用才得以解决,项目决算耗时近两年。
这反映出在国际项目运营中忽视本土化调研与风险评估的严重后果。印度就业市场有特殊性,如员工频繁跳槽以谋求涨薪,要求企业在雇佣时具备更深刻的预判。雇员解雇程序及试用期责任需明确界定,以确保雇佣关系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国内企业在海外投资时,应高度重视驻外一线团队的组建,充分尊重并信赖前线团队对所在国的国情、城市地方政策的深入了解,结合多边法律要求,构建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在必要时为企业提供合法退出的路径,确保在国际仲裁或诉讼中占据有利地位。
由于不少中国企业在印度陷入非经营性的困境,国内舆论形成了一种“印度营商环境不可靠”的气氛。但事实上,不少国际品牌在印度仍在稳定发展,如三星电子。
从2016年至2023年,三星手机及通讯部门在印度的发展势头强劲,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印度庞大的人口基数、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和能力提升,以及政府推行的积极招商引资政策,为三星等外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6年三星电子在印度的营业额为4700亿卢比,2023年已经达到9890亿卢比。
印度吸引FDI显著增长
过去20多年,印度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显著增长,从2000/2001到2023/2024年,增长了20倍。
在诸多投资来源国的投资中,毛里求斯(占25.64%)、新加坡(占23.35%)、美国(占9.46%)、荷兰(占6.91%)及日本(占6.22%)位居前列,来自中国的投资虽有所贡献,但尚未占据主导地位。
再看FDI在印度各地的分布,不难发现投资热点主要集中在印度的经济重镇。孟买所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以近30%的高比例领跑,随后是科技中心班加罗尔所在的卡纳塔克邦,以及印度总理莫迪的故乡古吉拉特邦,这些地区各自具备独特的经济吸引力和发展潜力。
此外,德里和泰米尔纳德邦也是不容忽视的投资热土。不少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中国企业,如三一重工、美的集团等,已将目光投向了马哈拉施特拉邦等经济活跃区域。
当然,也有部分中国企业倾向于将投资重心放在新德里或其周边地区,这一选择背后的动机或许值得进一步探讨。
印度近年来在外资投资政策上有所调整,特别是对于与陆地接壤国家的投资设置了更为严格的审查机制,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对印度的直接投资。
此类政策调整背后,可能蕴含着两国间产业结构竞争、经济战略考量乃至意识形态差异的复杂因素,预示着未来双边经济合作与竞争态势的进一步演变。
印度在过去数十年间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不容忽视,其大财团与贵族企业的垄断式崛起,为该国经济及产业结构发展增添了独特的色彩。对于寻求海外拓展的中国企业而言,深入了解印度市场,灵活应对政策变化,精准定位投资领域与区域,是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关键所在。
扎牢篱笆
2020年以来,不少中资企业在印度遭遇了税务追缴、罚款以及涉事工作人员的相关案件,主要由印度所得税部门或税务机关发起,针对企业过往经营行为展开追溯,追溯期限有些长达6年甚至更久。“印度是个坑”的说法,也越来越流行。
但从现有公开数据分析,印度政府此类税务追缴行动并非仅针对中国企业,印度本土企业及其他外资企业同样未能幸免。这反映了印度税务部门在特定时期内的广泛审查与调整策略。
特别是在2020年疫情后,笔者便预测,随着印度经济承受巨大压力,其税务部门很可能加大稽查力度以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
政府进行税务追缴或相关调查均有法律依据,企业应确保自身的税务管理合规性,经得起税务部门的稽核与追溯。这要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仅要遵守税法,还需通过高效的税务筹划与管理,提升企业应对税务风险的能力。
以三星电子在印度市场的经验为例,他们聘请曾在印度高级税务部门任职的退休官员或管理人员,以他们熟悉的政府作业方式指导三星印度公司的合规工作,有效构建了坚实基础。
篱笆扎牢了,进出都不容易有漏洞。政府如同打牌的庄家,做庄有做庄规矩,企业如同牌手,也不能老是薅庄家的羊毛。
印度正在迎头追起
中印两国,作为山水相连且搬不开的邻居,地理上非常亲近,双边的国与民有着天然的必要去了解彼此。但隔着喜马拉雅山脉,彼此的瞭望着实又很不够。
笔者在印度长期的工作生活中,有幸结识了来自印度多阶层的不同朋友,深刻体会到,部分印度人对于来自中国的朋友,往往持有一种印象,即行事风格高效,追求利益的速度较快甚至激进,无论是投资还是决策都雷厉风行。
然而,这种行事风格,在某些印度人眼中,可能被误判为中国人喜欢打擦边球,触及法律或道德的边界。
而国内朋友对印度的印象近些年有些刻板。印度因其个别社会问题常被贴上环境危险的标签。这类事件在印度确实存在,且有时显得较为突出,但其普遍性和严重性也往往被社交媒体放大。近年来印度在女性权益保护和社会尊重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与提升,体现了印度社会对于性别平等和女性安全的日益重视。
将视线拉回到1990年前后,中印两国的差异不算明显,甚至印度在不少领域优势明显,比如铁路里程、基础建设、计算机产业和国际影响力。
如同一位旅华多年和熟懂中印美的老教授所言,印度是活生生地把“两个王、四个2的牌”搞糊了,落在中国后面。
印度心有不甘,也在迎头追起。假以时日,印度立国时尼赫鲁总理有声有色的大国愿望,有可能回到轨道上来。对这一无法回避和阻挡的趋势,中国要有更大的格局和胸怀,并早做建设性准备。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