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发布生态治理“成绩单”,三大效益显著

2024-08-15 新闻资讯 万阅读 投稿:admin

今天(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第一财经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等部门了解到,“十三五”以来,我国加强生态系统管控、修复、综合治理,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显著。

生态环境部今天发布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改革成果。成果显示,截至目前生态环境部已推动建立了以“二三一”为标志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二”是“两级方案”,指的是分省、市两级制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截至2021年底,全国31个省级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333个地级行政区全部发布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

“三”是“三类单元”,包括优先保护、重点管控和一般管控三类单元;全国已经划定44604个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基本实现了全域覆盖。其中,优先保护单元占国土面积的54.4%,重点管控单元占国土面积的14.1%,一般管控单元占国土面积的31.5%。

“一”是“一张清单”,针对每个生态环境管控单元,编制“一单元一策略”的差别化准入清单。

成果表明,省、市两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发布实施以来,各地积极行动,推动相关成果在政策制定、环境准入、园区管理、执法监管等领域落地应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撑综合决策,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彰显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的强大生命力。

据自然资源部介绍,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近年来,我国城市规划与土地政策融合创新在区域规划统筹、土地混合开发、空间复合利用、激活空间流量、维护资源权益五方面亮点突出。

自然资源部发布的《生态文明时代城市规划与土地政策融合创新》案例集显示,一些城市规划与土地政策融合创新注重从局部开发向整体发展转变。注重算大账、算总账、算长远账。通过土地混合开发优化空间结构,构建社区生活圈,将原来单一功能的产业园区建成一个复合社区,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城市。

一些城市规划与土地政策融合创新中,统筹地上地下空间,推动土地利用向三维空间复合利用转变。如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在更新中,探索将公园绿地地下开发地块和经营性地块组合出让,统筹地面绿地和地下商业空间开发,空间功能更加丰富。一些城市更好地盘活存量资源资产特别是历史遗存资产,提升城市的资产价值。

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摄影/章轲

此外,自然资源部会同相关部门指导各地稳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在支撑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过1亿亩。在青海、山西、宁夏,新一批山水工程正在成为黄河流域以高水平保护修复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以山水工程等国家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为抓手,我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已实现由单一要素向系统治理转变,由工程措施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由末端治理向全链条管理转变,由单纯依靠财政向多元化投入转变的四个转变。

国家林草局发布的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最新成果也显示,截至目前,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形成了集体所有、家庭承包、多元经营的格局,全面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全国集体林森林面积21.83亿亩,比林改前增加37%;森林蓄积量93.32亿立方米,比林改前翻了一番;集体林地亩均产出300元,比林改前增长3倍多。全国林权抵押贷款余额从2010年的100多亿元增长到目前的1700多亿元。

国家林草局介绍,集体林改激发了农民扩绿、兴绿、护绿的积极性,集体林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实现持续“双增长”,全国森林年涵养水量达6289.58亿立方米,相当于16个三峡水库。森林储碳固碳量持续增加,我国林木植被碳储量107.23亿吨,年固碳3.1亿吨,吸收二氧化碳当量11.37亿吨。林业产业总产值超过9万亿元,形成了经济林、木材加工、旅游康养、林下经济4个万亿级支柱产业。

第一财经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近五年来,我国初步建成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安全、气候安全的现代化气象观测预报预警服务综合体系,生态气象服务保障业务发展态势良好,生态服务水平评分较2019年增长19.7%。

气象部门开展气候关键区全覆盖的大气本底观测站网建设,在全国共建成7个大气本底站和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布设339个酸雨观测站、29个沙尘暴观测站、28个大气成分观测站。构建起覆盖全国的国家、省、市、县四级环境气象监测预报业务;利用9颗在轨运行的风云气象卫星,建立了风云卫星遥感应用平台,为生态功能动态监测评估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
声明:易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