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基金再次成为行业关注焦点。8月15日,中银基金公告称,旗下中银新回报混合基金经理赵志华因工作变动离任,该基金将由李建接手管理。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对中银基金人才流失和产品管理的担忧。事实上,中银基金近期频频出现基金经理离职和产品清盘的情况,反映出公司面临的严峻挑战。
人才流失加剧,业绩压力凸显
中银基金近年来频繁出现基金经理离职的情况,不仅赵志华离任,今年2月份,公司权益投资老将王伟也因个人原因离职。据统计,自2023年以来,中银基金已有7位基金经理离任,其中不乏任职年限较长的资深管理人。这种人才流失现象与整个基金行业的趋势相一致。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今年已有220位基金经理离任,创下9年新高。
基金经理离职的原因多样,但主要可归结为业绩压力和薪酬待遇两方面。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长期业绩不佳的基金经理可能面临被公司劝退或裁员的风险。同时,部分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也可能因为原公司降薪或限薪而选择跳槽。这种情况下,中银基金面临着如何留住人才、提升业绩的双重挑战。
产品清盘风险上升,合同变更成"救命稻草"
除了人才流失,中银基金还面临着严峻的产品清盘风险。截至8月1日,中银基金旗下156只产品中有31只基金规模不足5000万元,占比近五分之一,这些产品面临清盘风险。2023年,中银基金清盘了14只基金,高居行业前列。2024年以来,清盘数量已达7只,形势不容乐观。
面对这一困境,中银基金采取了变更基金合同的策略来应对清盘风险。今年以来,公司已通过修改基金合同使9只基金得以续命。最近,中银数字经济混合和中银颐利混合两只基金成功召开持有人大会并通过决议,修改了合同条款。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内可以避免基金清盘,但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待观察。
总的来说,中银基金目前面临的困境反映了整个基金行业的普遍问题。在市场环境不佳、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基金公司需要在人才管理、产品设计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对于投资者而言,在选择基金时更需要关注基金公司的整体实力和长期业绩表现,而不仅仅是单一产品的短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