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社论:财政支持科创,找准支点发好力

2024-08-20 新闻资讯 万阅读 投稿:admin

各地对科创的支持正呈现百舸争流之势。

近日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实施财政金融互动政策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旨在通过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明确了通过省级财政给予一定奖补等,支持科技金融发展。

这是各地探索科创发展方法论的又一最新鲜活方略。而各地在扶持科创方面的百花齐放,正汇聚成中国科创领域的汹涌动力。

这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深思,政府如何基于有限的财政资源来助推科创的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中国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规模走在了国际前列,2023年中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已突破3.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2.6%,仅次于美国的3.4%,高于欧盟的2.2%。如此成绩来之不易,不过面临的紧迫问题也不少,最为典型的就是科创不是一种简单的投入产出函数,单纯追求财政资源投入失之偏颇,财政资源过度在科创领域加强投资规模,还可能干扰科创领域的市场配置信号,容易形成对市场化投资的挤出效应。

同时,突出问题还体现在:目前各省市区在科创领域的百舸争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问题。如近年来一些战略新兴行业出现的产能利用率不高和投资泡沫频现等现象。因此,财政对科创的投入需要讲究方式方法,以效率为先,切实避免财政支持资金“打水漂”现象的发生。

为此,各地在不断积极探寻提高财政资源使用效率的可行和可信之途,如总部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就依托沪苏浙皖等三省一市托付的财政资源,探寻“拨投结合”模式,助推长三角科创资源的优势互补,创新借鉴市场化手段,有效提高财政支持项目的产出效率,避免长三角在科创领域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各地在科创领域的积极试错也十分值得肯定。当前要摆脱财政支持科创的低效和同质化竞争,关键还在于完善财政支持方式,不同的支持方式基于不同的机制设计,产生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激励约束机制,以及试错容错能力和风险可承载能力等,自然也会带来不同的绩效。

这里首先必须明晰一个认知,科创是一个高熵值的经济社会活动,是一种开放式的事业,没有人能清楚科创的方向,所有参与者的工作本质都是在不断试错,因此科创最忌讳工程学思维。这意味着财政资源支持科创的方式,主要还在于如何去激活科创参与者的行动自由和思想自由,打开其自由的想象空间和猎奇能力等,需要警惕那种利用财政资源支配权要求研发人员服从的行为。

基于此,各级政府要基于市场逻辑和科学理性,营造契合科创活动特征的激励约束兼容机制。

财政支持政策存在两种激励约束机制方式,一是过程导向,一是结果导向。前者主要在科创活动前,确定财政资源投向哪些领域;而后者则由财政资源分配者提出需求偏好和申请程序,通过政府采购市场等来寻找合适的科创主体。

长期以来,我国在科创扶持方面主要采取过程导向的支持策略,即在科创领域,行政部门主导科创资源活动航向,使得科研人员在科研领域缺乏完整自主性。

这可能是科创领域、战略新兴行业,出现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等的深层原因。因此要真正提高财政支持科创的效率,有效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需要让财政资源从过程主导向结果主导转型,因为结果导向可通过政府采购市场,及基于正确地做事的科研资金申请程序,使科创活动真正基于科创主体的能力导向、兴趣导向等,充分发挥科创人员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促进科创活动的分散试错,降低科创活动的试错成本。

而财政支持科创活动从过程导向向结果导向转型,带来的不仅是财政资源配置方式和激励方式等的变化,也是对试错容错机制的功能分层。过程导向模式,各方都将试错容错内容聚焦在科创项目能否走出来;而结果导向范式,政府所承载的是如何完善正确地做事的科创主体选择程序,科创主体的试错容错内容才是科创项目的成败得失,这有助于明晰市场与政府的边界。

科创是一项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开放性活动,其倚重的是分散决策,科创的支点是科创主体的能动空间和自由舒展的想象力、好奇心。财政支持科创的核心应是以去行政化为原则,真正理解创新的本质,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和杠杆效应,在做好民生基本保障之余,为各类科创相关主体营造一个更良性的创新环境。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
声明:易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