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的黑悟空,“心虚”的山西文旅

2024-08-29 新闻资讯 万阅读 投稿:admin

1

首先得说,没人能否认山西古建资源之雄厚。

日前,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正式发售,在国内外掀起热潮,玩不玩游戏都高度关注。

与游戏场景密切相关的是,各省市36个取景地中,山西占据了27个,包括隰(xí)县小西天、应县木塔、云冈石窟、晋城玉皇庙、悬空寺、佛光寺、崇福寺等。

很快,“山西古建”成为网络热门话题。

不管是媒体,还是游戏玩家、网友,都注意到被《黑神话:悟空》取景的山西古建。

事实上,很多人是因为《黑神话:悟空》的超级流量,才第一次关注到这些山西古建的,也由此开始关注“取景地”之外的更多山西古建。

山西古建也确实资源卓越。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山西境内有53875处不可移动文物,28027处是古建筑,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531处,位居全国第一,元代以前的木结构遗存495座,约占全国总数的85%。

正因如此,“地上文物看山西”流传甚广。

然而,《黑神话:悟空》的流量和热度,山西不一定能接得住,或者说,面对超级流量,山西文旅多少有些“心虚”。

今年5月,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爱琴接受了《南风窗》专访。

在“认识差距”这一细分主题下,她坦言:“山西真的有好多优质的资源,像我们‘千里黄河一壶收’的壶口瀑布、应县木塔。但到现在,我们的文旅依然在‘论资源’,还是拿资源让人看。”

王爱琴这番话毫不隐讳地点明了山西文旅的现状,即“依然在‘论资源’‘还是拿资源让人看’”——资源卓越,当然很重要,也是山西文旅的根基和底气,但这么多年,基本停留于此,不得不令人深思。

回头再看《黑神话:悟空》,它带来了流量,客观上说是推了山西文旅一把,但从本质上来说,也只是在网络空间或者游戏世界“拿资源让人看”

换言之,山西文旅需要摆脱“论资源”这个起点,做得更多,走得更远。

2

要摆脱“论资源”,在王爱琴看来,得做好文化资源挖掘利用、配套服务两方面的事。

先说前者。

王爱琴的解释是:“我们很多文化资源、景点本身还是文物,大家下意识地觉得‘文物是不能动它的’,我们没有解决好文物保护和文化资源挖掘利用的问题,把重点放在保护,好多资源都是关起门来,管住了管死了。”

顺着这个思路,极端一点,直接打开门,行不行?

答案是否定的。

文旅产业的纠结之处在于,文物保护和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之间,自有要求和发展过程——简单来说,开发成了一个景点或景区,才能对外开放。

举个例子,在临汾市襄汾县西南部,有一座汾城古镇,始建于唐贞观七年,保存了金大定二十三年(1184年)到清末的建筑遗构12处40余座。2006年5月,汾城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但是,据《中国新闻周刊》今年6月报道,它“至今仍处于未开发状态”,“连年代最为久远、价值最高的文庙也还没有修整完全”。

另一方面,在网络传播的影响下,有更多人关注到汾城古镇,纷纷前来。然而,游客的热情却让文保人员“颇为烦恼”。

襄汾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殷茂光直言:“宣传古镇确实很好。但是我们现在不是一个景区,大家把它当成景区,结果来了以后进不去建筑里面。可如果我们把门打开,又缺乏基本的接待条件,反而让大家觉得太差。”

不过,他透露说,县里现在也很重视古镇的开发,已经在与中铁十九局洽谈,“如果合作达成,这座古老的城池终有一天会张开迎接远方的怀抱”。

汾城古镇的遭遇不是个例,山西有很多古建筑分散在犄角旮旯,没有得到开发,不足以对外开放。

但是,有的游客看到相关介绍,一顿苦找,前往探访,发现居然不开门,难免失望,以至于在网络发帖给出差评。

除了文物和景区之间的差别容易被忽视,还有一个问题,正如殷茂光所说,这些地方有时“缺乏基本的接待条件”。

所谓“基本的接待条件”,一个关键是这些文物本身已经“脱险”,可以对外开放,而这要耗费大量资金来达成。

2022年,山西省文物局组织过一场专项调查,统计出省内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共50693处,数量庞大、类型多样、分布零散,且有约80%存在不同程度的险情。

如果对这些险情实施重点抢救和恢复,总计需要投入约80亿元资金,实施全面修缮和保护则要增加到超200亿元。

对于吸引资金,此前,山西省已经展开行动。

2017年,山西推出了“文明守望工程”,提出在不改变文物所有权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业或个人参与文物保护,具体形式包括认领“认养”文物建筑等。

据山西媒体报道,实施“文明守望工程”,截至2023年底,已累计利用社会资金近5.2亿元。

另外,山西省文物局也在2022年联合省财政厅,鼓励市、县利用政府一般债券对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实施全面保护。

据媒体称,该政策的基本设想是用10年左右时间,全面改善低级别文物保存状况,险情排除率达到百分之百,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市、县保文物安全监管平台,并与国保、省保单位安全监管平台形成联网。

归根到底,不管是文物保护,还是文化资源挖掘利用,抑或是开发成景区,都需要政策、资金、人力的合力,都需要持续加码。

3

再说后者——配套服务,这里更多指已经开发的乃至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景区的配套。

王爱琴提到,“我们到江苏,它的高速路服务区已经变成一个综合体,里头可以吃住观光购物,而我们的高速路服务区还要解决‘厕所够不够干净’”。

还说:“我们去看其他地方的5A级景区,好些是后来新打造的,比如无锡的灵山大佛、三亚的南山海上观音,但他们在管理和配套服务上做得精细,度假产品做得好,游客愿意去,而我们比较粗放,产品初级,配套服务相对低级。”

她先是以5A级景区壶口瀑布为例,表示“大家驱车几个小时去了壶口瀑布,是很震撼,但看一个小时,完了就走了”,显示出“我们的配套、我们的服务和产品延伸度不够”。

接着又以应县木塔为例。

王爱琴说:“对于全世界最古老、最高的木塔,大家远道而来,为了保护它不能登塔上去,围绕它看也就是一二十分钟的时间。如果只是这样走马观花、到此一游,无论对游客还是对我们都是不够的。所以我们需要数字化呈现和深度讲解,因为文物的故事,只外面看两眼是不行的,文化是有门槛的,需要解说服务,还原它的内部结构,讲述关于木塔的故事细节,来把这个过程延长到两个小时,游客到点了能在这里吃顿饭。那两个小时够不够,还能不能再延长这是我们要考虑,并且需要协调文物等其他部门共同解决的问题。”

将王厅长受访的这些内容贴在这里,是想说,山西文旅的问题已经明晰,若干解决办法也被公开提了出来。

接下来,是能不能真正落地、看到成效的问题。

而这是需要“协调其他部门,共同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文旅从来不只是文旅的事情,而是涉及方方面面。

仅仅资金一项,便需要多方携手。

前文提到利用社会资金、政府一般债券,此外,地方也提供了更多资金支持。

2024年,山西省安排了省级文物保护经费4.08亿元,较2021年增加0.84亿元,年均增长8%。

这笔资金用于支持文物保护项目的维修、安防、消防、防雷等保护性设施建设,以及考古发掘、古建筑日常养护、文物看护、平遥古城保护、文物保护基金运作及全科人才培养等工作。

山西省还争取到国家文物保护资金5.25亿元,较上一年度3.28亿元增加1.97亿元,增幅达60%,补助规模、增加额度、增长幅度均为全国第一。

经费在增加,增幅也不小,但整体看,都算不上是大数目。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资金均用于文物保护。

至于旅游开发,山西省财政厅提到,“支持推动我省兼具旅游开发功能的低级别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

轻、重、缓、急,不言自明。

4

作为对比,看看浙江近期的“动作”。

今年5月底发布的《浙江省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显示:力争到2027年,引导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更新一批设施设备,保持相关投资规模持续稳定增长,完成索道缆车、观光车船、游乐设备、演艺设备、广电网络传输、电影电视等文化旅游设备更新累计投资30亿元,推动浙江文旅产品提档升级、文旅业态丰富多元,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提质增效。

显然,更新文旅设备,落脚点是加码配套服务,这正是王厅长认为山西文旅应该着力“补强”的地方。

相比之下,山西文旅更多停留于“论资源”,聚焦于保护文物、保护资源,旅游开发似乎不是第一优先级。

如今,《黑神话:悟空》流量来袭,山西多个取景地被带火,比如,隰县小西天景区近期游客流量比去年增加了200%至300%,但同时,也把难题抛给了山西文旅——

在文化资源挖掘利用、配套服务两方面,山西是时候加油发力了,不一定是要瞄准这波流量,而是不能停留于“论资源”这个起点,必须往前走。

但是,既要保护文物,又要解决资金问题,又要协调其他部门,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还要长期执行,哪一件都不容易。

媒体说:“从最古老的南禅寺大殿至今,山西古建已经等了我们1200余年。在地方文旅发展的漫漫取经路上,山西也要直面天命了。”

确实如此,即使有老祖宗“喂饭”,也要不断进取,攻坚克难,惟其如此,方能抵达属于自己的“灵山”。

(作者系前媒体人,现自由撰稿人)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
声明:易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