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北京人口规模总体趋稳、分布逐步优化、素质明显提升,城六区和其余十区常住人口比从2015年的6:4至去年已发展为5:5。昨天,市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通报了前期调研情况。
围绕“完善政策优化结构,促进首都人口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是市政协今年重点工作。市政协人资环建委牵头成立联合调研组,于1至8月开展调研协商,并形成调研报告。委员们针对首都人口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从优化人口布局、强化生育友好型社会政策供给、加强人才引进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北京常住人口规模连续六年下降
市政协调研组了解到,北京自2017年以来常住人口规模连续六年下降,始终控制在2300万人口总量上限“天花板”以内。
在人口规模趋稳的同时,本市人口分布逐步优化、人口素质明显提升。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北京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规模持续下降,城市副中心、平原新城、生态涵养区人口规模总体呈上升态势,多点支撑人口分布格局正在形成。从2015年到2023年,城六区与其余十区常住人口比由6:4发展为5:5。北京地区人才资源总量大,人才密度全国最高,四分之三的人才集中在城六区。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2.6年,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57.3%,均为全国最高。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82.49岁,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56岁,位居世界高期望寿命城市之列。
调研组就推动首都人口高质量发展方面形成四点共识:一是要把服务保障首都功能建设、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人口发展的目标;二是要把健全完善符合首都特点的人口治理体系作为人口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三是要把“稳规模、调结构、优布局、强支撑”作为人口发展的基本策略;四是要用系统观念和全局思维,着力破解人口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应多措并举解除青年婚育后顾之忧
如何应对老龄化、少子化成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调研组认为,应坚持把提高生育率作为根本举措,并坚持人才引进与培育并重。
提高生育率的前提是解决婚恋难题。市政协常委、团市委副书记、市青联主席钟棉棉建议,加强青年婚恋观念教育引导,强化线上婚恋平台建设服务,科学、精准匹配青年自主交友需求。多措并举做好青年住房、幼儿托育等保障工作,解除青年婚育的后顾之忧。
面对“养育孩子的经济负担太重”这个影响生育意愿的因素。市政协常委,市妇女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张雅君建议,进一步健全完善生育成本共担机制,推动政府、用人单位、家庭共同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将新增30天延长生育假的生育津贴纳入生育保险支付范围;通过补贴社会保险费用、开展税费优惠政策试点等,建立生育友好企业。加强生育休假制度保障,强化执行监督,确保男女职工完整享有育儿假期,缩小男女因生育休假时长带来的劳动力市场竞争差距。还应建立生育补贴制度,缓解生育养育压力。
提高人口发展与城市功能适配性
调研组认为,优布局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是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应坚持疏解与承接双向发力,坚持中心城区和平原新城互补、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统筹,集聚符合产业发展需求和区域功能定位的青年就业人口,推动实现城市功能发展目标。
如何推动人口分布与区域功能定位相协调?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谷树忠建议,坚持全市域职住平衡,积极有序推进市属高校及国企等单位由城区向外疏解,着力改善外围地区人口年龄和素质结构,持续增强外围地区社会经济活力。
“要建成面向未来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需要更多、更强的科技创新人才。”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晨建议,优化人才供给和就业结构,提高人口发展与“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的适配性。其中,应在核心区进一步开展“恢复老城风貌”专项疏解整治行动,同时引入创新文化业态,激发内生动力,将核心区打造成传承展示历史文化的文化精华区。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