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行业逐步细分,第三方服务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在环保等领域,第三方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的问题也屡见不鲜,有关部门对此高度关注。
第一财经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了解到,针对第三方机构弄虚作假问题,多部门已出手整治,综合运用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撤销资质认定证书等处罚手段,提高违法犯罪成本。
弄虚作假涉环保安全等领域
环境监测数据是客观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实施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基本依据。数据真实性一直被生态环境部门视为环境执法管理的“生命线”。但近年来,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问题多发。
9月6日,安徽省蚌埠市生态环境局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环境稽查科公布了3起涉及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典型案例。其中,2023年6月27日,安徽省国众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在某公司隧道窑废气排放口开展采样检测时,低浓度颗粒物采样未遵守采样规范要求,采样过程无取出采样管更换滤膜操作;采样时未使用含湿量检测设备开展检测,而出具的比对检测报告含3组湿量数据,存在比对检测报告造假行为。
今年6月20日,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对河南省弘德环境检测有限公司进行执法检查,发现该公司出具的检测报告数据明显异常。执法人员打开自动烟尘烟气测试仪盖板,发现在主板上隐藏设置一个SD内存卡卡槽。取下SD卡在电脑上修改、编造检测数据后再插回卡槽,即可直接打印出虚假的检测数据原始凭证。进一步调查发现,2022年10月至2024年5月,该公司通过此手段出具的虚假检测报告共计280份,累计收取检测费用79万余元。
广东省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核查发现,东莞市中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的一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其中噪声监测数据与该公司之前编制的一份报告表的监测数据等其他内容完全一致。经查,该公司未组织开展现场监测,未出具噪声监测报告,在编制报告表时直接抄袭之前的内容,仅修改了噪声监测的日期。
在安全生产领域,第三方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也较多存在。今年1月,九江市应急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书介绍,江西赣安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在承接《彭泽长兴化工有限公司年产2400吨邻氨基苯磺酸改扩建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项目时,安全评价项目组组长及负责勘验人员未到现场实地勘验邻氨基苯磺酸车间(丙类)与氯酸钠溶液储罐(乙类)的距离,导致评价报告结果与现场实际不一致,存在重大疏漏。九江市应急管理局给予该服务中心警告并处人民币50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机动车排放检测是控制道路移动污染源的“最后一道闸门”。摄影/章轲
尾气检测是筛查排放不合格机动车、倒逼维修治理、督促机动车达标行驶的重要手段。各地对提供机动车检测服务的第三方机构实行社会化、市场化运营,但近年来,“交钱过检”“包过”等行为时有耳闻。
蚌埠市生态环境局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环境稽查科调查发现,安徽泽宇机动车安全综合检测有限公司在环检操作时疑似存在调换检验检测车辆的行为。经查,该公司自2023年9月底起,在机动车检验检测过程中,通过采取调换检验检测车辆的方式,累计出具虚假检验检测报告71份。
第一财经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截至目前,生态环境部已公布多批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典型案例,涉及出具虚假环境监测报告、编造虚假监测数据、伪造监测采样时间和排污单位负责人签字、直接抄袭其它环评文件等多种情形。
在生态环境部召开的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介绍,“十四五”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连续4年针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截至2023年底,共查处了2260家有违法行为的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公开曝光457个典型案例,移送刑事立案193起。
虚假报告危及正常生产经营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在自然资源保护和矿山资源开发等领域,伪造地质资料、伪造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矿山储量年度报告、不进行现场核查就编制虚假报告等情况也屡见不鲜,危及正常生产经营。
国土调查是一项事关重大国策制定的基础性工作,数据真实性事关国家信用,是未来一个时期一系列重大决策的依据。自然资源部此前在国土调查中发现“一些调查作业队伍不认真,一些监理单位不尽职”。
今年2月,自然资源部公开通报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专项督察发现的弄虚作假和调查不认真把关不严典型问题时介绍,山西省大同市博信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弄虚作假在硬化地面上覆土,天镇县调查单位未发现用地主体弄虚作假覆土掩盖硬化地面的事实,仅根据地表翻土错误将图斑放入推(堆)土单独图层,按原地类调查为水浇地(未耕种)。
通报介绍,2023年11月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调查单位宁夏众智勘测规划有限公司违反变更调查技术规程,未对往年“推(堆)土区”图层耕地进行及时更新,将位于彭阳县白阳镇庞阳洼村等4个乡镇11个村已铺设沥青路面的高速公路、已建成的高速收费站及公路匝道等银昆高速彭阳段建设用地,仍保持原耕地地类,涉及149个图斑,耕地面积1464.11亩。
现场核查是编制相关报告的必备条件。摄影/章轲
四川省资中县李山建材厂生态修复项目中,四川蜀鸿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一份司法鉴定意见书,认为生态修复项目过程中涉及开挖的石灰岩可作为矿产资源利用,并涉及越界开采问题。但事后相关部门调查发现,司法鉴定意见书编制人员并没有实地勘查,调查数据系通过估算得出,统计的矿产资源数量和金额错误。此外,该会计师事务所和鉴定人员也不具有涉矿司法鉴定资质。
今年7月,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南京局介绍,在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专项督察中,发现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泥汊镇保安村等8个村村委会组织人员在抽水后未经复垦的蟹塘内移栽蔬菜。无为市调查单位弄虚作假将养殖坑塘变更为耕地。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南京局对涉及的7个责任单位和16名责任人被依规依纪追责问责,其中作业单位被终止合同且两年内不得参与当地竞标。
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调查发现,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建设用地案中,作业单位大同市宏达测绘有限责任公司外业人员未按照调查规程进入建筑物内部调查举证,导致调查错误,最终得出“已全部整改到位”的虚假结论,对弄虚作假、调查不实问题负有直接责任。监理单位北京数据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未认真审核即出具作业单位已整改的结论并予确认上报,对弄虚作假、调查不实问题负有失职失责的监理责任。
“双罚”!多部门出手整治
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近年来,第三方业务快速普及,服务机构大量涌现,但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个别第三方服务机构为了经济利益,不惜违背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弄虚作假,扰乱了市场秩序。
裴晓菲介绍,生态环境部始终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打击造假行为,“十四五”以来,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连续4年针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曾提及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黄润秋表示,在保持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违法行为高压态势的同时,生态环境部将进一步加强大数据加人工智能的“穿透式”监管。
今年6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布会介绍环境资源审判情况,并发布了3件人民法院依法审理生态环境领域第三方服务机构弄虚作假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环资庭庭长吴兆祥表示,第三方服务机构出具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监测等专业报告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案件事实查明认定等具有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各地相继曝出一些第三方服务机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弄虚作假的案件,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最高检第一检察厅负责人也在今年“六五环境日”期间介绍,2022年至2023年,最高检会同最高法、公安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联合部署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行动。
数据真实是环境执法管理的“生命线”。图为污水处理厂化验室工作人员正在检测水质。摄影/章轲
吴兆祥介绍,去年以来,人民法院会同相关部门,共同针对环保领域第三方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依法审理了一批相关案件。例如,江西法院对“挂证”牟利的环评师,承揽环评报告编制的“买证”人,以及注册空壳公司、招揽挂靠环评师的“卖证”人,均判处了刑罚。
吴兆祥表示,对环评公司及其经营者、挂靠环评工程师、居间介绍人员等一并予以刑事处罚,既依法适用自由刑,又用好用足罚金刑,提高违法犯罪成本,绝不允许犯罪分子从犯罪行为中获利。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一些地方也从立法层面加大了对第三方机构弄虚作假行为的打击力度。今年6月5日起施行的《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针对第三方机构弄虚作假问题,规定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通过增加检查频次等手段,重点加强对被投诉举报较多、有不良记录机构的监管。同时,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第三方机构开展信用评价,公开信用评价结果,依法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
该条例规定,对第三方机构弄虚作假行为实行“双罚”,既罚机构,又罚个人,综合运用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撤销资质认定证书等处罚手段,严厉打击弄虚作假行为。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