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辩大模型:投资人泼冷水,创业企业能走多远?

2024-09-14 新闻资讯 万阅读 投稿:admin

眼看着大模型越来越火,最近给大模型泼冷水的大佬们,却越来越多了。

比如,前Google科学家、出门问问创始人兼CEO李志飞就表示:中国的OpenAI是个伪命题,OpenAI也不一定笑到最后,对OpenAI的商业模式表示悲观。

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傅盛甚至表示,哪怕对用户,一个月要交几十块钱才能用的那种闭源大模型也是智商税。

朱啸虎更是表示,五年后不会有独立的大模型公司,他只投AI应用类的项目。

周鸿祎也在最近一次公开演讲中表示,大模型已经走下神坛,并不具备真正的智能,他认为未来的科技趋势将更加注重小模型和微服务。

种种泼冷水之下,以至于近日网传百度不再做通用基础大模型,文心一言背后的通用大模型要被放弃了。

当然,文心一言APP改名文小言,也助推了这股谣传。针对此事,文心一言市场部负责人张全文9月9日表示:所谓放弃通用大模型研发纯属谣言,文心一言刚完成了功能全面升级,将持续加大在通用大模型领域的研发投入。

泼冷水,因为大模型运行的成本太高

一股大模型要不行了的流言,就这样四处传播。

不止百度,大模型赛道的开辟者OpenAI,更是首当其冲。

此前,国内就有媒体援引高盛及Similarweb数据,指出从今年春季到夏季,ChatGPT 网站的月度访问量急剧下降,试图证明ChatGPT正在被抛弃。

但实际上,这是因为中文互联网对于外文原报道往往不会进一步核实溯源,只要有一家翻译部分内容,其他家就迅速跟进转发。

其实,流量下跌原因一方面在于新ChatGPT主页启用,流量下跌的是ChatGPT的旧链接。如果将ChatGPT新旧域名流量统计叠加,则总流量依然是在增长的。

另一方面也与暑期学生用户流量减少有关,similarweb近日在其官网上也说明,8月底以来,随着学年恢复,ChatGPT 在美国(访问量)开始反弹。

8月份ChatGPT全球访问量为14亿次,同比下降了3%,但美国访问量增长了0.4%。而8月微软 Bing 搜索引擎的访问量为12亿次,作为一家大模型网站,其访问量超过搜索引擎,这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而且,高盛分析师Peter Oppenheimer指出,从历史上看,投资者往往过度关注创始人,低估竞争的影响并夸大早期创新者投资的资本回报。与此同时,投资者往往会低估该行业新进入者的增长,这些新进入者可以利用其他公司的资本支出,使他们能够创造新产品和服务。估值往往还低估了非技术行业可能产生的机会,这些行业可以利用技术在现有和新的产品类别中产生更高的回报。

也就是说,在国内一些ChatGPT拥趸依然不相信国产大模型可以追赶上GPT 4.0之时,美国本土的分析师反而更加冷静,认为ChatGPT并不是不可超越的。

在美国国内,ChatGPT的竞争对手之一Claude.ai今年以来流量有明显跃升。在美国之外,中国的众多大模型企业更是奋起直追,至少在中文领域,测评水平赶超GPT 4.0的也不止一家。且这种测评榜单,至少在中文能力上,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

当然,问题依然存在。大模型的运行,需要极高的成本。据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报道,OpenAI以推理为重点,名为“草莓”(Strawberry)的新 LLM,以及名为Orion的新主打LLM,每月收费可能高达2000美元。

报道援引了解OpenAI提议订阅价格人士的消息称,OpenAI可能很快向部分用户收取使用高端LLM每月2000美元的费用,目前还没有最终确定价格。这也是一个套路,先放风会涨价很多的消息,最后涨价幅度比放风消息略少,人们心理上也更容易接受。但这也说明,以往的C端付费模式,已经走不通了。

大模型创业,很卷但不冷

哪怕是苹果发布会重点宣传的Apple Intelligence,其实用户也没有看到对比ChatGPT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哪怕是OpenAI力推的文生视频模型Sora,也面临诸如Runway Gen-3 Alpha、Dream Machine,以及国产视频模型可灵等的竞争。甚至Midjourney官宣要推出文生视频模型。

大模型这个赛道,并没有冷却。即时没有多少新进入者,已有的玩家依然在不停地探索新赛道,相互之间互相攻入对方赛道也是经常发生。

今年6月,高盛最新的报告指出,大规模资本增长和竞争的典型模式正在人工智能领域发生,就像之前的技术浪潮中发生的那样。正如竞争经常被低估一样,随着技术的边际成本下降和产能的增加,创新资本支出的回报通常会被高估。

高盛认为,AI正在推动一场重大的资本支出热潮,而且让15年来的科技领域的高回报率成为过去,因为没有太多证据表明技术资本支出可以延长知识产权资产的寿命,也没有证据表明像 ChatGPT 这样的先行者具有商业成功的持久力。

但这种高估,其实也是一种“科技的理性繁荣”。而且,科技行业过去也并不一直都是高回报率的。这可能是一种幸存者偏差,我们看到了谷歌、苹果,却没有看到更多失败的科技企业。

大模型创业其实并没有进入寒潮。哪怕OpenAI看似进步变慢了,或许也是因为其首席科学家以及众多重要骨干都出去单干了,人才流失让研发效率大降可能才是主因。

而OpenAI的骨干流失,反过来证明大模型赛道的活跃度很高。否则,一个已经格局稳固的赛道,是不会出现头部企业高管纷纷跳出创业的现象。

当然,大模型赛道或许不冷,但很卷。小红书上的AI博主@橘子汽水铺就爆料称,“大模型六小虎的情况,略显悲观”。

大模型“六小虎”真的就不行了吗?这则传闻还有待核实,尽管亿欧也从多种渠道获悉,现在部分大模型企业交付难、账期长,资金链紧张,但大模型企业并不是陷入死寂。

一方面,大厂自己内部的大模型,背靠大集团,肯定不会那么快就被放弃。

另一方面,即使是“六小虎”,很多大厂也与之有着种种投资关系。严格意义上,大模型赛道就没有完全无科技巨头或产业资本支持的创业。

作为一种高资本投入的赛道,大模型创业天生就具有极高的门槛。大模型创业企业们,在招聘平台上的各类岗位招聘并没有停止,这个行业依然在补充着新鲜血液。

我们相信,卷是大模型赛道短期内不可避免的,但哪怕是暂时遇冷,大模型未来一定也会走进产业深水区。而水越深,本就会越冷。

声明:易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