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结结不愿结滚,你不结有的是人结”

2025-02-17 新闻资讯 万阅读 投稿:admin

  请原谅我今天标题用的是游戏界最反动的名言话术。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610.6万对,离婚登记262.1万对。

  从1980-2024年,结婚最多年份是2013年,为惊人的1346.9万对;结婚最少年份就是去年,仅610.6万对,创下自80年代起至今最低记录:

  换句话说,近11年时间,我们结婚人数下跌54.7%:

  千万别以为前年人口小涨就“优势在我”了,那还是受之前疫情影响,小两口推迟婚期,23年实质上也是补偿性结婚潮;但就这,去年也比上1年多生了52万。

  去年结婚人数少,25年出生人口大概率守不住900W大关了。而且我第1段就写了,结婚600多W对,离婚260多W对,结婚率下降20.5%,离婚率小增1.1%,离结比也要看。

  去年办理离婚手续(带诉讼离婚这种)对数约在300-350W对之间,相比结婚对数大概率参半,那也就说去年离结比例保底40%以上,民间有统计说是去年离结比大概是45%,往50%奔了。

  但我依稀记得我年轻那会15、16年,那2年还正值房价涨价去库存,中大型城市全在限购,很多人还搞假离婚买房还记得吧?但就是那2年离结比也就31%跟36%。

  现在客观上根本没任何经济收益去诱导人离婚,但现在离结比例还在缓中有升。所以不严谨去讲,结婚至少是对3分之1(参考去年离结比)的人群属于是高风险操作。

  我先说成本再提风险。我在小红书上随便一搜,你们自己看下:

  我跟你们讲,我这找的这素材都算客气的,个别地区尤其革命老区,那家伙巧立名目,喔不是,那叫个琳琅满目,都把我看花眼了,好几页图,我截都懒得截。

  我每次看到这种信息都让我有种咱已赶英超美,早成发达国家既视感。

  我同事去年国庆结婚,小同志才26岁,结个婚房子贷款70多W,首付都找亲戚借了20多W,婚礼 彩礼30多W,也找亲戚借了钱。结个婚再回来上班的他,莫名其妙负债100W以上了。

  如果负债额不变,后续也没其他大额支出,还清现有债务也要35岁起步了,比我现在岁数都大。多嘴说句,我看不少人反官场上形式主义倒情真意切,轮到自己了那形式主义拉满,问就是本地风俗。

  反正把自己摘干净,全是环境所迫。

  好,不提成本就说风险,大伙都知道,一旦涉及风险就有风控跟风险损失,但风险可不是固定成本,谁能给结婚风险定个数,定个配额?实际去看,结婚风险是TM按比例打击,甚至是超比例打击。

  在如今居民尚且还债、负债之大环境,大多数人资产已经缩水,收入尚不稳定,底座不稳,又投资1个有风险大项目,结婚率谈何拔高?

  结婚本身非常纯粹和复杂,纯粹的是仪式,复杂的是两个家族融合、育儿、新家庭发展等;从西周到新中国从来如此,也就到现在变味了;现在结婚就彻底=烧钱。

  只要你结婚,莫名其妙就要花钱,从钻戒到婚礼到买房到买车到生娃到补习班到学习机等等这费那费。而且等娃稍微大点了,你还要给学校站岗(上海这边),各方都等着吞噬你的钱包和时间。

  换句话说,无论男女,大部分人都觉得结婚吃亏,索性就不结婚了,那就都不吃亏了。而从本质一点经济角度看,凡经济危机来临,大都是结婚降而离婚升。

  但也有例外,比如美国30年代大萧条跟日本90年代房地产危机,就业市场上客观出现了男性就业高于女性,又客观促进了在经济危机背景下,虽然结婚率涨不动,但离婚率也不至于崩得太离谱。

  因为只有男人才有工作,女人出去上班被资本家歧视,嫌弃没老爷们那样能当牛马,没性价比。所以男女只能取暖,共抗寒冬。

  说到这再次佩服导师恩格斯的精准论断;婚姻不愧是私有制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在资本尤其是金融资本环境中,所谓婚姻往往受经济利益驱动更大,而不是纯粹爱情。

  只有彻底消灭私有制基础后,婚姻不受经济因素制约,而是纯粹男女双方爱慕,这才叫真正意义上婚姻自由。

  相比过去包办婚姻,在今天不是说你有对象选择权比如你能跟这位女生或那位小哥结婚就叫“婚姻自由”了。只要受制于经济层面,那今天不少婚姻其本质不过是包办婚姻2.0。

  顺着经济层面再啰嗦几句,我们去看所谓北欧福利国家,在财政支出上大都是金字塔类型,即底层是庞大的社会公共支出,涵盖教育、民生、幼儿养育这种,靠公共支出兜底民众育儿成本。这样后续年轻人就一代比一代文明,其整体国民素养就能陆续被拔高。

  发展中国家现阶段则根本来不及,先行工业化,而后在工业化基础上盲目搞城市化,使经济基础完全不可避免亲资本而远民生。

  尤其我们这种海陆复合型国家,工业化是必须,城市化又为节约成本,哪来钱搞公共支出?所以在这种宏观环境下,婚恋市场不被异化那就见鬼了。

  如果公共服务支出跟不上也没事,“财”和“税”又是1个大头,房地产是大有文章可做;去年一系列放开政策对房价刺激还很有限,大家拍脑袋一想就知道,增量都做不动,只能做存量,靠啥做?房产税

  房产税落地后,才有税收收入(比如万亿级别)搞直接生育补贴,或者大力输出社会公共服务,间接拔高生育率。

  当然了,有人说不敢收房产税怎么怎么...那就不收吧!房子就该高价卖给年轻人,年轻人就该拿6个钱包或父母养老钱去接盘,行了吧?好,出院!

  经济基础脆弱,就连媒体舆论还在大口吃“性别对立”流量。咪蒙那句“非生儿子,你家有皇位要继承啊?”算是给很多老哥当头棒喝。

  这舆论也是有政治意图。中国难对付一定程度上是我们离谱的战略纵深,即便我们被降维打击,拼血条也能耗死敌人(参考抗日战争)。但同样,我们也有人口纵深,摧毁我们健康人口结构一样能达到目的。

  从民国时美苏布局中国南北分治,到80年代后什么“7国论”,都是想打掉我们战略纵深。尤其说什么中国只有分成7个国家才能民主,好家伙,合着2000多年前战国那会最民主呗?

  对昂撒犹太人来讲,领土纵深搞不动,就打掉你人口纵深。只不过摧毁人口纵深时间成本高,变数多,没有摧毁领土战略纵深来得暴力有效。

  毕竟“保家卫国”,你连家都没有还谈啥卫国?凝聚力必下降1个火候。

  想来真讽刺。民国时女性地位低下,不可上桌吃饭、不可进祠堂、还要裹脚。但后面解放战争中,女性也出了擎天之力。建国后老师更提出“妇女能顶半边天”,女同志纷纷走出家门,跟男同志们一齐建设社会主义。

  我舅舅当年下乡修铁路、扛钢轨,我舅个子高,钢轨重量全在他肩上,有次压到他吐血。我妈修水库那会,一条胳膊100斤水泥,一次能扛200余斤水泥,这就是当年的年轻人。

  现在有些人满口两性对立话术,居然堂而皇之把什么生育权、冠姓权都拿出来交易,然后说现在进步,以前落后。

  我是没看懂这因果关系在哪?

  其实论进步、落后辩证关系,我们会发现,你说保守吧,没事,前现代来解决,你说进步吧,也没事,后现代来解决。可咱现在婚恋舆论氛围是啥?半进步半保守,活像半殖民半封建。

  就拿现在最火的彩礼讲,如果纯按保守思想看,收了彩礼,那就三从四德,相夫教子。可若按进步思想看,男女都平等哪来彩礼?但在今天你再看,我们好像既不进步也不保守,成了缝合怪。

  有读者肯定会问“为之奈何?”我在想,如果经济基础不好动,舆论势头不好扭转,法律条文也不好改,那行政处罚力度总可以拉满吧?

  比如骗婚的、家暴的、诬告强奸的、婚内出轨的,凡婚内出现此类行为的,无论男女,轻则清空支付宝,重则发配蒙古放羊,把践踏婚姻成本呈正无穷式放大抬高。

  不说让人那么憧憬婚姻,

  起码别让人恐惧婚姻吧?

  娶妻生子,成家立业,数千年来,莫不如是。在结婚这事上,从来如此便是对的,因为这是人性、是天道。

  反人性、逆天道的从来不是那些不愿结婚的人,而是把那些原本憧憬婚姻、向往爱情的人给逼到对立面的暴论和棋手。

声明:易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