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大师兄的眼里,所理解的“大小”与大家略有不同。大师兄认为保险公司的大小更多是来自于“成立门槛和股东背景”,保险公司的成立门槛非常之严,只要能成立,已经突破了“小”的魔咒;而股东背景也可以间接体现出公司的实力。
那么,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成立一家保险公司到底有多难?然后再下定论。首先,国家对金融的管控非常严格,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想要开展业务,首先就得拿牌照。其中,保险牌照就是最难拿的牌照之一。早在2016年,在银保监会(原来的保监会)排队申请保险牌照的队伍就达到了 200 多家。不过:2016年只审批了12家;2017年只审批了6家;2018年仅审批1家,还是京东入股的“京东安联财险”。所以,保险牌照到底有多难拿?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
而且,要想达到保险牌照的审批条件,更是得过五关斩六将。《保险法》第68条也有规定:要有持续出资的能力、具备任职资格和业务工作经验的管理层、需要专业团队做左膀右臂、要懂得经营、有可行性方案等等。当这些条件都到位时才有可能达到保险牌照审批的条件。
此外,“小公司”的股东背景也不容小觑。保险业可是香饽饽,不论是上市企业还是民间资本,各路大佬都想分一杯羹。腾讯、百度、阿里、京东都不例外。只因保险行业是未来几十年的发展红利,市场规模巨大,有很大的市场缺口亟待挖掘。所以,如果能成为保险公司的股东,那必定会受益无穷。只不过,众人皆知平安、国寿,却对一些小公司了解甚少。一些所谓的小公司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其实个个都是大佬级别。